《中国非营利评论》年度会议(12月7日下午)
会议时间:2012年12月7日下午
会议地点:天津宾馆
会议内容:
刘求实:大家下午好!还有一些委员没有到,我们先开始。首先介绍一下今天下午的来宾:
我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同时参与《中国非营利评论》的编辑工作。
王名教授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的所长,同时是《中国非营利评论》的主编。
增爱基金会秘书长曹大力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吴玉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所徐家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陈锦棠教授
增爱基金会办公室主任 尹琪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仝志辉老师,也是《中国非营利评论》执行主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严冰副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朱晓红教授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延风教授
台湾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官有垣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金罗教授。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中国非营利评论》的年会。
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下《中国非营利评论》新增加八位顾问委员会委员。是刘求实、张严冰、贾西津、周延风、朱晓红。
日程进行一下调整,接下来先看一个《中国非营利评论》五年发展情况的视频,下面请王名教授关于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评奖报告。之后会有讨论然后请曹秘书长做讲话。之后请仝志辉老师和马剑银老师做工作报告。之后再做五年回顾和展望。
下面请大家欣赏《中国非营利评论》五年之路的视频。
刘求实:实际上《中国非营利评论》多年来得到同行们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增爱基金会给予的大力支持,还有学术顾问委员会诸位同仁给予非常多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们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
大家知道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已经进行到第三届,下面请王名教授就第三届学术奖做评奖报告。
王名:有一个书面的材料,在PPT后面。首先我觉得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年的年度会议。我们从三年前开始启动年度会议,应该说现在基本上走上了轨道。
今天上午我们在这个房间里举办了第三次《中国非营利评论》作者笔会。当时也是三年前在研究会议上由顾问委员会提议,胡老师非常支持,培养和提高年轻作者研究、写作能力重要的机制。今天上午讨论非常深入。今天下午第一个议程是关于评奖。
第三届增爱学术奖我们从9月20号开始,每年都在9月份启动工作。在三年前成立评奖理事会,在理事会领导下启动了第三届工作委员会,主要由编辑部、NGO研究所研究博士后参加,现在已经顺利完成评奖工作的主要程序,整个评奖过程,报告里我会详细介绍,评奖过程规范合理,评奖专家确定、评奖程序安排、评奖结果符合安排规定。
首先成立评奖工作委员会,在评奖规则里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每年要在评奖理事会领导下成立工作委员会,是一个工作机制,每年专门为评奖工作成立的。今年9月20号成立的,主要成员是编辑部和NGO研究所的部分博士后具体负责评奖工作。
第二评奖范围,今年评奖范围根据评奖规则和去年年度会议上一些委员提出的意见,做了一个补充,我们以前原来评奖规则是评奖范围是CSSCI的减缩期刊加《中国非营利评论》,因为去年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他们创办了一个《第三部门研究》,中山大学创办了《公益》,出现一些重要的论文集,去年提议把这些论文集放进来。所以我们就做了微调,增加了四个论文集。评奖范围这样设定的,2011年9月1号到2012年8月31号这期间,第一届以后每次评奖范围都是设定为一年。公开发表在以下刊物、期刊、出版物上的理论研究、案例研究、法律法规、政策研究的学术论文,第一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现在标准是南京大学的标准,以前是北大和南大,现在教育部设定的是南大,按照南大的走。
2、《中国非营利评论》中文版。
3、相关论文集。我们选了四种,《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现在收的是2011年4月版,一共收录论文6篇。《公益研究》,2012年第一集,中山大学出的。《中国治理评论》一共六篇论文。《境外NGO》,也一个论文集。这是我们第三届评奖范围。
过程是这样,9月20启动主要经过了这样几个过程,经过四个阶段,首先论文检索阶段,花八天时间,有一个工作班子,分了三个组,分别对三个系统进行检索,其实最难检索的CSSCI,但是有检索系统,《中国非营利评论》和四个论文集量不是很大,按三个系统根据关健词、标题和作者进行论文搜索,今年增加了一个“社会管理创新”。我们理解成中国大陆和NGO社会组织同样的范畴。其他的关健词,以前确定的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加上“社会管理创新”,检索133篇,《中国非营利评论》十篇,指定论文集50篇,一共198篇。
初筛,对检索出来论文进行阅读、小组讨论、进行初筛和排队,每小组按标准选出一定数量的论文,一共选出67篇,按关健词检索出来的参差不齐,按照我们的标准,我们列了一个清单。
第三个程序是召开论文内部预审会,由评奖工作委员会、编辑部、NGO研究所开,明确评奖的方式和评奖标准,根据评奖标准从67篇论文当中一篇一篇看,过完以后排序,按以前的做法排出二十多篇论文,这次排26篇作为题目论文,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匿名评审。
参加初筛和内部预审的是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和在站博士后共12人,从10月11号开始到11月6号一共26天,首先确定匿名评审评奖方式标准和专家名单,和以往评奖工作经验,我们确定评奖工作基本程序是这样的,每三位匿名评审专家为一组,每组背对背评阅8到9篇论文,排序排出来的论文分别给不同组,标准还是按原来的标准,学术性标准、创新性、前沿性。
匿名评审专家我们在去年基础上做了调整,今年专家是以学术顾问委员会为主。以前外部专家占的比例还挺高。适当补充一些公益和非盈利领域组织,有长期研究和相当成果的专家,初步确定三十名匿审专家。
第二个阶段是匿名评审。确定专家以后跟专家联系,发出评奖函、论文和平分。确定的名单里有部分在国外,有人说实在不行,特别忙无法参加,最后16位专家参加了匿名评审。
最后最终确定的是15位专家参加匿名评审,有13人是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
非常感谢各位匿名评审专家对我们的支持,因为工作量挺大的,有些今天没来,后来我碰到他们,他们说总体上评价的问题,今年虽然工作量大,去年工作量太大了。今年我们调整了方式,密度不是很大,这样做下来大家对每篇论文看得也比较仔细,后来碰到几位都讲总体论文质量都不错,比去年高一些。
第三阶段是统计结果进行技术排名。11月6号收到全部匿审专家评奖结果,根据评奖结果进行技术排名。对26篇提名论文进行技术排名,标准是按当时评奖规则规定,匿审专家评奖结果占85%,发表期刊权重占10%,期刊权重参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职称评审论文排序标准,A、A+、B、B+、C、C+,后面有一个表。因为这样的话客观标准。作者权重占5%
我们在作者权重基础上增加,《中国非营利评论》发表过的作者增加1分,这还是挺有分量的,虽然只有1分竞争到最后就是靠0.5和1分竞争。特别是往后走,在《中国非营利评论》发表过的作者竞争力比较强一些。
最后是评奖结果,技术排名在后面表上,论文这次完全用单独印刷,每篇论文单独用一个单页。完全按技术排名第一名是吴建平的文章《理解法团主义》,发表在CSSCI的。技术排名84.55分,第二名《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这篇文章是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技术排名83.19分。第三名是《公共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发表在《思想展现》2012年第一期上。第四是《中国社会自治》,发表在《中国治理评论》2012年第一集上。第五是官有垣老师的,发表在《第三部门研究》上。这篇得分75.61分。第六名是《全球公民社会语境下的在华NGO》,发表在《中国非营利评论》,得分75.05。这是技术排名
根据评奖规则,当时评奖规则有一个刚性要求,不上90分不能获一等奖。所以今年跟去年居然出现一个很偶然的现象,没有一等奖。我们和增爱基金会,去年情况是没有一等奖,采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形式。增爱基本上每年资助是固定的。我们希望面可以宽一点,但是标准不降低。所以胡老师这个原则非常好,标准还是高标准。推荐获奖情况是按顺序走,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
这是评奖结果情况。
最后简单说明一下,从来源看适当放宽一点,原来CSSCI加《中国非营利评论》,这次增加了四个论文集、扩大了遴选范围,看来挺有效的,评奖过程是技术上比较严格,我们并没有倾斜,但是两篇论文集的论文进来了,《第三部门研究》和《中国治理评论》各有一篇进来。学术性比较强。评奖过程比去年更加紧凑,效率更高一些,时间比去年缩短25天。
参与预审专家比去年少五位,匿名评审专家少五位,更集中在《中国非营利评论》顾问委员会。整个匿名评审过程减少10天,每位专家工作量适当有所减少。这个效果比较好,去年工作量太集中,整体评审过程还比较顺利。
最后连续两年出现一等奖空置,一方面论文质量总体不能说非常理想,也有一个打分标准比较严?这两方面情况都有。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出现就会有一定问题,我们也要稍微讨论一下。如果两次可以第三次还是空缺,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胡老师提出的标准我认为是对的,尽量不要降低标准,来源可以放宽一些,下一届是不是放宽?也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另外本次评奖,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一方面是继续在研究,而且继续发表比较好的论文,我们有两位作者连续获奖,一个是高秉忠、还有韩俊魁。
报告在前两天给其他,因为今天会上有很多顾问委员因为时间比较忙来不了,所以给他们都发过去了,15位看了报告,给我们做明确回复,因为工作原因,有的在外地有的在国外不能参加今天的会,但是有一些书面回复意见。
我的报告做完了,谢谢大家!
刘求实:下面先做一下讨论,主要就评奖过程大家有什么问题,将来评奖有什么建议,最后再投票。
徐家良:也觉得难度非常大,所以对清华大学、《中国非营利评论》增加了更多敬意,能够连续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
整个评审,因为这两年我都参加了,质量提升了,另外时间加快了,还有对学术面确确实实考虑到了,官老师和陈老师感觉弱一些,大陆CSSCI是一个类别,外面还有一大批论文,范围扩大还是非常好的,能够该领域论文在评奖过程当中显示出来。
整个评审环节没什么问题,提到了排名标准的百分比,解释一下,匿名评审专家结果占85%,发表期刊权重10%,CSSCI、其他刊物权重有没有大小?还有作者权重,要解释一下,以教授还是以学校。整个评审工作我觉得非常好,做了大量工作,我表示敬意。还是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上,也是一个责任,整个学术团队评奖需要每个人付出。
王名:解释一下。刚才一个是期刊权重,完全按我们学院后面这个打分8分就是8分,5分就是5分。
徐家良:我们到哪里收入呢?比如《中国非营利评论》算几分?
王名:按照这样里我们给到3分里。我们学是把《中国非营利评论》作为我们考核老师的B类期刊,比CSSCI高,鼓励老师在上面投稿。
徐家良: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一拉就上去了。
王名:我印象当中一样是3分。期刊是一样的,作者是不一样的。作者采取办法是所有其他作者一律4分,《中国非营利评论》加1分5分。你们这个也算4分。但是杂志没有,
周延风:我接着徐老师讲的,这个评还是挺不容易的,这么大的工作量,在这么段时间里,有一个严格标准来评,刚才王老师提到一个问题,连续两届都是没有一等奖,似乎在第一届有一篇论文进了一等奖。要90分以上还差5分多呢?看来评分5分是挺难的事。我还是特别认同增爱基金的要求,没有达到水平的话宁可控制,像王老师控制连续几都没有是不是值得反思我们评价系统是否合适。
目前这个领域匿名评审专家占分数是85%,这个权重还是非常大的。我是这样的想法,匿名评审专家占比重比较大,是不是可以加一些客观指标。比如文章引用情况,这样一些客观指标。稍微可以把权重分散一点,因为引用指标也说明论文水准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里面受到一定限制,去年9月1号到今年8月31号,今年8月31号出来的文章不可能有引用,所以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
这是我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指标充实进来。
第二,现在咱们的评奖已经是第三届,怎么样加大评奖的力度,或者提升奖项的水准,让更多人来参与进来评奖,《中国非营利评论》作者也挺好,让大家关注杂志。
我另外一个想法,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年轻的老师、学者在评职称的时候,在中山大学如果市里奖、省里奖、部里奖是可以加分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和民政部有些合作,专门有一个在民政部的研究评奖,能够和我们挂钩,我们应该是在这个领域里最权威、以及比较客观的做法。我相信和他们字一些沟通有一定可行性。
如果是部里的一种奖,大家关注程度会更大一些。这是我的想法。怎么样找到一个杠杆,能够让我们做的事情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对大家更有吸引力。
王名:这个建议非常好。民政部有一个非常创新的做法,搞了一个奖,民政领域研究,这几年对学术研究来说非常好的事。可以跟他们研究一下怎么样对接。
徐家良:我们论文到民政部获奖还是?
王名:讨论一下对接机制,但是具体怎么对接要看他们的意见。
徐家良:他们的课题?
王名:民政部那个是这样,一年一次,先申请,没有经费给你,但是有一个名义给你,部级项目。做完以后提交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再评奖。前面是部级项目,后面可以获奖。这也是可以讨论的。怎么跟他们有对接。尤其对作者来说,是一个部级奖项。
陈金罗:对评职称当中非常有作用。
周延风:我们能不能论文评奖作为评奖里的一个子项目或者怎么样。
王名:这个事可以讨论,他们对我们评论还是挺重视的。
官有垣:我个人很荣幸,能够担任这次的评审委员,我也很诧异我的文章能够获奖。前两个礼拜我听到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获奖了,我非常诧异。我是学术顾问委员,又担任评审,这里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在。我也知道整个过程当中非常公平公正。
我今天要提的是在我看九篇文章个人有一个困扰,有理论性,纯粹谈理论概念,有它的一些想法。也有相当篇幅实政性质非常强,有调查数据、理论解释调查数据、对现象的阐述。评分当中有困扰。这两种评价机制不同,在怎么样的立足点评分?
以后有没有可能再稍微初步分为理论性跟实政的两大类,这两大类各自做一些评审。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初步的想法。
另外一个想法。牵扯到年龄歧视的问题,个人觉得应该鼓励年轻学者获奖。可以设定50岁以上、50岁以下,尽量鼓励50岁以下年轻学者获奖。有没有可能以后获奖比较针对年轻一代?因为他们研究很辛苦。我们把大部分资源应该放在培养年轻一代上。
陈金罗:说三件事:第一本次顾问委员会,我想退掉,但是还是再勉强维持几年。有一个名额也好,大家交流等等都比较方便。
第二花那么大力气评奖干什么?目的是什么?是要鼓励大家更好地研究、创造更优秀的、指导事件。
奖有一定目标和指向,现在所有的奖,一个是政府奖,一个是学术奖,或者技术什么,再一个是各个单位、团体搞的各项名目繁多的奖项。这一类奖归纳起来,政府还在不倡导的范围内。
我们要造品牌,而且在学术界里最有权威的平等,汇集很多优秀的学者评优秀论文,如果影响还不怎么样我看主要原因在名字。像是一个团体奖,爱评多少评多少的样子。这个太多了,平台打造不出来,没有清华、甚至没有王名。民政部的奖为什么有用?是政府、部委,乡政府的奖就不行了。第三届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将是团体的名称,和平台很有关系,如果在最高学府,营造这么一个氛围,团结港澳台三地专家,平台一定能够做出去。我是学术奖、你是政府奖。这个名称问题如何考虑?我不主张和政府挂钩,打出的平台还不是你的,还是民政部的,没有和政绩、宗旨、目标联系起来,没有达到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如果我们有实力、有坚持一直评下去一定会创造品牌。这是我说的第二个意见。
第三个意见,两年没有一等奖,这个问题需要思考,大家不考虑质量、不考虑方法、不考虑标准评起来,中国现在学术界不行,没有好的。好的是什么?拿一个标准树在那儿。脑子里树得出来吗?我们一届里那么多学术论文,没有好的?是因为什么?不要超时超范围追求、无目标追求一等奖,那没有用。如果连续没有的话,要么是标准有问题,要么是方法有问题,这样对学术界不但不是鼓励,而且某种意义上是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作用也会有的。
标准是不是高了?方法是不惜有问题?这个方法怎么算也算不出来90分,怎么加也加不到90分,所以永远没有90分。现在学术界大家都很用心,好的论文会也的,大家论文也会有的,评论里也会有,方法限制死了就在这儿。这是一个很严密的问题,我没有认真考虑。仅供参考。
徐家良:匿名专家权重为85%,如果降到70%,这样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等奖?可以模拟一下,把权重降下来。看有没有可能。有可能是指标权重这儿有差错。
沈原:今天上午是学校高评委,要保住我们学院的两个票,所以必须得去。
陈锦棠:三个小意见:第一香港在2014年有一个评审,我们中间现在搞了中间指标,是有这个数据的,我的感觉、我们这种学问,应该是一种应用性,比如说民政部可以用研究成果,香港所有东西都要看论文的影响力在哪里,这个文章对政府政策、非营利发展方面有什么影响,要补充刚才讲的。
第二,我看完六篇文章感觉内地老师跟香港老师有点风格不同,内地老师是宏观的、大理论的,我不知道在风格上大家如何平衡。因为我感觉一般来讲,如果你投稿到权威期刊,你讲理论他不登,一定有很实践性的东西。我不知道这种如何平衡,概念性很重是内地重要的风格。
如果把非盈利是一种社会科学、作为方法论来说,不知道将来有没有一个再平衡。
第三个人感觉对年轻一代如何对待?还是感觉一方面要把关水平,能不能考虑有一个奖是给年轻一代的。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鼓励,对总体文章把关是个很大的坚持。
谢谢!
周延风:陈老师刚才提到论文风格差异,我们第一届论文获奖就是实政研究,收了全国关于无偿献血方面的数据,用模型来做分析。这几篇文章今年有一个巧合,方法上并没有排斥用实政方法研究的。
朱晓红:首先作为新人非常感谢参与这个平台,对我来讲这是荣誉。
对评奖有一个程序建议,有预审环节,只要有心就知道谁发表的,技术上可以搜索的。
王老师有一篇论文获得了经济体制比较年度最佳论文,有定性评价,我们只是定量评价,有时候定性评价更有利于推广这个论文。建议以后拿一些定性判断,以加强学术价值。
再一点刚才官老师、陈老师提给年轻人设奖,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一方面不分年轻年长,能够体现出学术水平的奖。另外单独设一个青年奖。
仝志辉:我第一届参与过评的,这两年没有参与,但是我提一个问题,和《中国非营利评论》有关。怎么使这个奖的社会公信力增加,第一届第二届有媒体报告。但是这个就是容易像新闻一样流失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成果应该做某种形式的汇编,因为现在《中国非营利评论》是登原发性的,但是既然出面参与做了平台,我们对重要问题和水准有自己独立想法,可以把这些汇编。但是没有一等奖、研究取向又不同,这么偏起来又不太好。沈原老师有中国社会学选刊,既要把这些论文拿进来,但是又不一定说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同时可以把这些文章编到不同类别里。同时推出年度专题,我们认为这个专题在这一年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但是有的没有进入这个范围,但是可以用编辑的眼光把它选出来,可以搞中国非营利领域里的年度重要研究,有一个年度选刊,这样可以提升影响力。累积下来有四五本这样的。
徐家良:交大读书会里,第一届第二届论文我是读过的。我想现在选了26篇提名论文,第一方面奖项发布还有一个重要的什么东西呢?我们对论文评审反馈意见有没有可能反馈给26名作者?好像有是吧?如果有就反馈回去。民政部这次部级课题里,花了几天时间,民政部后来说打分就可以了。不仅仅是评奖,还要把评审专家的意见反馈给他们。比如评三个专家、把论文意见反馈回来,对以后的研究、学习有帮助。这样把评奖的影响力从颁奖延伸到前面的论文修改、完善、提升,包括研究方法、理论这儿。
这两年我有点歉意,这两年方法基本上从研究方法来讲,所以我打的分数都比较低。我还是定量这块、研究方法做的,如果是定性的,分数马上就上来了。我所以也是如何平衡的问题。
陈金罗:单独传话不是要营造的氛围。最后的效果出来以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平台扩大效果是很重要的,单个传递,他做学问的方法多了,你讲了他不一定听。
徐家良:你进入了嘛,然后有匿名专家意见反馈给你供参考,供提升。
周延风:每个年度都会开一个会,我们是不是可以关于年度,有一个半天的研讨,比如获奖论文可以有点评,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缺陷,是不是可以扩大一点范围,请论文作者能参加这样的会议,也要考虑到采取什么方法,如果全部赞助经费负担也是挺大的。至少传递一个信息,他们进入筛选门槛,以后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会成为优秀的论文作者。这样也把这个年度研究做了梳理,可以融在,每年开会都有两天半时间,或者一个半天一个一天半时间,下午时间可以做年度的研究论文的沟通、交流,这样受益面会更大,也能更多在同行里起到时候影响力。
马剑银:各位老师我提一点意见,上次也讨论过,可不可以做一些年度的学术总述性的写作,沈老师肯定有,社会学做得比较多,我们说《中国非营利评论》评这方面的论文奖,有一块内容是把上一年度的学术论文总体情况做分析。这是一块。第二块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评选过程当中,比如26篇论文大概什么样的情况,跟整体一年度论文情况相比较是什么样的特征。我们《中国非营利评论》原来设想过,登一期,年初那一集要刊登文章。但是因为这个事情确实没有做成,我觉得这个确实可以做起来,因为第一次的时候,当时想为什么没做起来呢?因为当时想做三十年的研究综述,那个评了很多年,但是有一篇文章是想这样做的,王老师和我有这样的设想,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公民社会和NGO的研究做整体分析。但是因为那篇没有做起来,所以第二篇也没做。刚开始时候的设想我们还是再提到日程上来,至少今年下一集《中国非营利评论》可以做这样的事。各个匿审专家对文章意见也是对当年度的NGO学术论文的意见。我觉得明年可以请匿审专家的时候,论文提出一些意见,他们可以对于NGO研究状况提出意见来,我们最后做分析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谢谢!
张严冰:我今天第一次参加这个会,我感觉这样的学术评奖还是应该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因为我没有参与这个过程,现在国内社会科学发展,包括我们这块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还是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这个前提是作为这个学科、领域的整体价值构建。以此为标准哪怕文章不是CSSCI,只要这个东西拿到同行眼里我看到了,能够发自内心认可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做这个?
马剑银:期刊和作者权重15算小的,匿审专家权重85%是好的。不能说你发在中国社会科学一定是好文章吗?或者你是大教授文章就一定好吗?有这样的问题,匿审专家就是同行评议的功能在里面。
张严冰:同行评议一定是学术共同体,大家有分享观点,心里这个东西也许能说出来,也许现在的语言说不出来,但是这个摆在大家面前就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这方面从长期来看,现在着眼做这个事,等做到第五第六届的时候,这个大家渐渐清晰了,其实我们共同体建设是有必要的。先有共同体再建那个也可以,一定要有清晰的价值导向,我的文章大家一看就知道。无论是实政的或者是关于概念、关于理论的,其实是传播的一个东西,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
沈原:人说童言无忌,我是老言无忌,首先表扬王名,办一个刊物太难了,这个叫社会苦难。我当过《社会学研究》的主编,干了两年。原来我们刊物文章不得超过五千字,最后只能写五条,他不知道在学术上有独立价值。当时我去了改了,很多社会老大说发不出文章了。我说你的肯定不规范。
所以做这样一个杂志能够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现在最主要是没好稿子。能坚持下来就有很大意义。
我跟各位简单汇报几点:
第一,评奖是只评我们刊物还是整个公益的?一定不要只是我们这个刊物上的。要想引导整个行业,眼界就要放宽。我们每年评出来的不一定是《中国非营利评论》上的。我们评出来一定是最终了。只要坚持下去就有意义。 而且我觉得跟政府关系要慎重,我们本身是NGO,有独立学术规范、学术价值的,坚持下来就是成功不一定要嫁接权力的深挖和资源。
第二,整个《中国非营利评论》,我提一个建议,能不能有一些,一个是综述,它太重要,帮助我们把握这一领域里以前一年、若干年发展,但是非常不好写。一定是某一个分支学科里工作很多年的,只能写分支学科,所以技术上需要处理。一个刊物有了综述以后就有独立学术价值。你想了解行业的时候来看综述,把国内最重要的文章和观点提出来了,对于我们做学问非常重要。
另外没有建议,中国NGO年度发展状况报告。把它坚持下来。现在没有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少NGO在发展?我现在做劳工、劳工NGO中国最大的工人阶级在中国,2.2亿农民工、三千万企业工人,劳工NGO注册的有40个, 而且互相不来往。他们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起到并不是团结的作用。有非常少的劳工NGO,如何发展起来?假如有一个报告,去年劳工NGO40个,今年哪怕增加了一个就是进步。整个NGO发展状况能不能有年度报告。
有综述有年度报告,这个刊物影响力和发行价值会非常大。不光是研究者研究心得,很多做实践的了解状况的时候要看这个刊物。
第三,现在纸媒有很大局限,能不能同时在刊物上做一个网,做一个讨论组。有一个做宗教的讨论组把我加进去了,讨论中国宗教问题,很多人在讨论、在发言。《中国非营利评论》如果同时有一个讨论组、网站上有一个网页,两边呼应起来比单纯纸媒要起更大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全力以赴支持王名老师工作,希望《中国非营利评论》能够坚持下去。而且透过《中国非营利评论》、不停地增强团结、提升水平。
吴玉章:刚才说的我都同意,做刊物真的很难。我当年做一些刊物都是体制内的,王老师这个需要自筹资金、自办发行,难度确实很大。一个人独打天下,确实很难,能够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酸甜苦辣体会比别人更深一点。希望今后《中国非营利评论》在王老师领导下继续发展。在学术界有更大的影响,王老师有令我积极参与。
刘求实:刚才大家提的这些问题、建议,虽然有的建议看法不同,但是我想编辑部、下一届的评奖工作委员会都会考虑这些意见,做进一步的改进。
下面请增爱基金会曹秘书长讲话。
曹大立:非常感谢各位专家,我第一次参加评审组的工作,我是增爱基金会的秘书长,但是我是干具体活的、执行任务的。
今天听了很多教授、专家讲的话,有很多感触。先谈三点:
第一,看到匿名专家评审占85%权重,比较大。我也知道所谓匿名实际上是半匿名而已。会不会对评审有一定影响或者怎么样?我没有调查研究过不能讲结论性的东西,这值得我们考虑。诺贝尔奖搞了那么多年,我们这个才三年,我们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也是缺两年一等奖了,既然要坚持学术性、独立性就不要着急,如果第三次还没评出一等奖,那要考虑了。这是我第一个卡法。
第二,我们这个奖为什么设立?为什么评这个奖?提高中国公益事业在社会当中起的作用,要有它的作用。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上海来的柏万青(音),他在上海非常有名,专门协调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有一次参加上海市科协的一个评奖,因为我是从浙江到上海,他找五个评委,说你是浙江来的更公正,没有偏见、没有关系,其他四个评委都是上海的,柏万青看到我说老先生你眉毛浓浓眼睛大大一幅善相是不是做公益的?我说是。他说能不能给我点钱。我说你问上海公益要去,他说不行两千块钱几个月都没有要下来,我问他要钱做什么?他搞了一个免费的心理咨询,请了几个二级心理咨询师每周做免费心理咨询,他说一分钱不给我实在过意不去。一次给一百块,来回交通费和残废。我说可以考虑,给你三年。三年就是几十万,回来和胡理事长说,理事长是给一百万。
在上海有很多农民工,在上海犯罪以后被公安系统抓起来,他的家里人很穷,怎么办呢?我们跟柏万青合作,把上海外地商会,每个地市在上海都有商会,跟他们联合,这些老板你们过年过节到监狱里看一看你们当地犯罪的人。叫他们出钱。然后跟他们说你好好改造,出来以后你到我的企业工作,如果再犯就不管了。
这件事情给中央政法委汇报了,有一定影响。
我们评奖的目的要提高好多实践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应该是这样的,更要关注一点这个。刚才听了陈先生跟官先生讲的很多,这一点确实很多专家要拿出来东西,影响力从哪里来?要从这种事情上来。
所以我谈第二点是注重实践的问题。
第三今年民政部批了以后给我们升为增爱公益基金会。我们基金会能够在三年之内,我们成立的时候只有四百万,去年年底增长30倍,一共送出去八千万,在过么公益组织里,我们这样的非公募基金还是不多的。上海今年结束募捐的钱下降了很多。上海几个公募,我们还可以但是也减少了,我们人也不多,北京两三个,上海就是五六个。我们那里的主要男劳动力,我69岁了。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希望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最主要是指导。
谢谢大家!
刘求实:按照议程现在是茶歇。
(茶歇)
刘求实:本节是做过去一年汇报。
马剑银:各位老师我把去年一年《中国非营利评论》所做的事情向大家汇报。仝老师会汇报未来战略发展。
去年一年其实我们做的事情也比较常规,因为我们中心在一年当中已经成立,整个一年当中《中国非营利评论》整体情况是平稳出刊,等待中心成立以后我们制度进行改革。中心十一月份才成立,我们前面十一个月大致比较平稳。今年出了两期,第九第十卷。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专题的出刊情况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第九卷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专辑,而且第十卷直接针对乌坎事件。第九卷我们找一些地方官员谈社会管理创新这样的问题。编辑部找学者对于官员发言进行了评论。这是主要的主题。
出刊基本情况看PPT,第十卷也可以看到对乌坎的投入也很大的。
从发稿比例来讲,第九卷有点变化,专题性文章占很大的比例,跟以往相比有所改变,以前我们也做过一些专题,像汶川地震的专题,第九卷以后基本上都有一些专题性文章出现。
匿名专家的话,因为第九第十卷说我们专题性文章没有采取匿名评审,匿名评审数量似乎减少了,但是专题性文章面临整体策划,所以稍微有一些改变,文章有下降,是因为部分文章没有采取匿名,所有投稿人都要接受匿名评审。
英文版这里只列到4.1,4.2快出版了。前两天邮件已经过来了。对于英文版,仝老师也会讲,我们也会有一个很重大的改变,因为以前的英文版基本上以中文版文章翻译为主,待会儿仝老师有人讲。
创刊以来财务方面的支出,我相信中心成立以后,财务状况会好转一些,因为之前包括财务支出都不在清华,所以非常麻烦。从财务支出比例有这样几句话想说,今天骁军老师不在,看似结构不合理,但是明年会有改变,占最大比例的一块是出版费,出版费25%,还有一块是英文出刊的翻译费,占34%,如果明年开始英文稍微有所改变,这方面经费会下降一点。但是出版费的问题,25%确实有点沉重。这一块我们没有写稿费,之前十卷都没有付给作者稿费,明年开始我们也尝试着对部分稿件给予稿费支持。这是在经费支出里有所调整的。
今年我们还进行了编辑制度的改革,对于编辑的整体流程稍微做了一些改变,把责任编辑和初审编辑做了区分,今后设想是把责任编辑固定化,真正的设立一个比较固定的编辑班子,责任编辑以出站博士后为核心。初审还是包括全体在站博士后以及部分出站博物后。使我们整体编辑过程当中能够更加提高质量。因为原来编委流动性大一些。现在基本上固定下来。这也是王老师中心成立以后我们需要加强的工作。
这个制度改革去年汇报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状况,今年一年大体除了编辑制度改革之外,其他的这些,在反复进行,去年做的今年也在做,其中第四个增加了匿审专家与作者的联系,今年进行匿名评审的时候,写的文字大大增加,像徐老师说的反馈意见,因为去年已经提出了,今年有很大的提高。作者和专家沟通已经加强了。这块明年需要继续做下去。
真正设立,去年提出的叫做论文写作指导制度,因为去年有专家提出,我们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投稿稿件质量并不是很好,但是选题和作者潜力还不错的话,我们会邀请一个专家对论文进行指导,修改之后再进行指导。去年已经有老师提出了。
改革展望我就不多说了,其中有两点我说一下,非营利领域杂志不多,想从明年开始加强兄弟刊物之间的交流。今年入围的好几篇是集刊,非营利领域没有正式的集刊,首先得加强自己的交流,有一种认同感,在认同感的基础上有集体发声的现象,这样才能把非营利领域杂志拖上去。
栏目设置上也在尝试改变,专题性文章是一种尝试,沈原老师说了,我们在每年年初卷可以增加一个综述环节。
关于文章内容倾向老师们已经提到了,理论性研究和实物性研究,其实比较契合,但是稿子本身案例方面的稿子确实不多。从今年开始在挖掘写案例的作者,我们想明年继续挖掘什么呢?在站博士后和在读博士生去写一些案例性论文。这是《中国非营利评论》的特色,除了论文还有一些案例,案例还要继续保持。挖掘博士生的作者群体有好处是他们也有发表的要求,是双赢的想法。明年年初会做起来。中国非营利研究比较好的大学里深入挖掘博士生群体。
我就讲这些,谢谢!
仝志辉:各位顾问委员会的委员,非常荣幸做《中国非营利评论》下一步发展的挥发。我是出站以后跟王老师办的这个。中间还出国一年,所以有两卷是马老师在遍,整个十卷流程我一直在做。
现在十卷已经过去了。下面确实需要思考下一步怎么做。由于兼职的状态原来很多想法没法落实,今年十一月份公益中心成立使我们的一些想法可以落实了。但是具体该怎么做还在研讨当中,所以一些出发想法可以提交顾问委员会审议。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这也是我们设想要进一步发挥顾问委员会作用的机会。真正能参与到刊物方向和具体编务指导中来。
我主要讲三方面:
第一、刊物定位进一步凝炼。《中国非营利评论》作为中国非营利最有影响力的连续出版物。还可以分开一下,这个研究领域当中,这个处在不断定义当中,一流和重要研究发表平台。要能够反应。通过看我们这个,把这些刊物摆在这儿,可以看到中国非营利评论主题的转换、深度拓展。
由于研究领域变动性非常强,我觉得再加上理论的交叉和碰撞,所以有很多新出来的和重要的议题,刊物要非常敏锐地组织这方面的研究。原来由于力量问题不能很好地关注。但是目前我们要把这个任务主动承担起来。
学术上要成为规范研究方法健康学术批评的推动者。主题很重要,但是研究确实是学术性的,这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首先是刚才沈老师讲学术传统的连接,这些方面可能要做,从编辑规范上要进一步加强,推动作者遵循规范研究方法。
还有一个是学术批评和反思,这也是非营利评论领域需要做的,必须不断反思状况,栏目设的时候定位很高,但是做的质量参差不齐。在编务上需要调整。在学术上成为规范研究研究的健康批评的推动者。
第二为实现刊物定位我们近三年的年度目标。大家给我们良好的目标是明年希望进入CSSCI,具体可以通过做哪些工作更好呈现已经做的工作,同时在2013年工作当中,具体编刊当中提高质量,这样才能够,因为每两年对学术期刊进行数据统计和筛选。明年下半年有一次,我觉得错过这个机会要再过两年,2013年不能再丧失这个机会,正好到了这个阶段了,从现在开始2014年底,英文刊要争取进入SSCI,连续出刊、定期出刊三期可以参评,当然还有一些引用、影响引资、作者分布等等方面的数据。现在需要按照这个指针来调整英文刊物的编辑。到2015年底我们要成为学界的重要期刊,这是两个含义,一个是非营利领域重要性、影响力在增加。第二是社科领域里刊物影响力要提升。要能够提出重要领域,不仅对本领域,而且对其他领域有示范性、启发性研究。
官老师刚才讲的标准都非常好,要逐步衡量。成为学界重要期刊。
第三2013年要做什么。申请准备没法具体说,希望讨论的时候可以具体讨论。这个工作可以做哪些切实体会。第二要调整编务体制。
工作任务是这样设置的,因为十八大原因出刊延迟,今年本来要出刊两期,这是十二月出版,但是稿源截止日期是11月底。新的稿源已经截稿了,编辑的时候要处理掉,但是没有考虑到。
我上午也看到一些问题,引注上有一些问题,因为我们的体制使得他这种衔接、内部检查监督比较容易出现纰漏。
如果能够把编务体制运作好,2013年能不能出三期?你发的文章多了也可以提升,三期是不是对这个体例出呢?大家的讨论当中都提出可以出专辑、特刊,我觉得可以考虑。这样我们这部分工作任务是不是可以做。
还有一个是英文还要出两期,如果把出版流程控制好,确实能够做到,按我们设想的期限能够再出两期,这样初步在2013年来锻炼一下、锤炼一下,把体制搞得更加好,这样可以保证连出三期。现在前期出的七卷,出版时间总是不均衡的。没有定期出,不符合申请标准。
讲一下为了实现以上工作任务,编务体制,今天开上午会之前,我觉得要把顾问委员会作用发挥出来。我们想要不仅仅在这个场合给刊物提意见,还包括约稿写稿。英文刊要约国外的作者写。甚至可以尝试他们来组一个专栏。他来约稿。就某个主题开始约稿。这些都可以做了。基于我们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也是支持我们的。确实是我们选择一定顾问,他们确实正在做某一类研究,给我们办中文刊和英文刊。虽然还没有进入CSSIC,但是他们都是某个领域专家,不特别在于升等的问题,对刊物实际支持要参与进来。审稿是完全可以做的。
编务体制我是这么想的,我想原来比如说推荐刘求实老师做英文主编,可以在清华体制里减工作量,如果没有这个他的投入是更好的。比如我三门课,要完成这个,要进入SSCI目标,刊物质量要做很多工作。一个月可能抽出十天来做这个事,要和现有体制有某种衔接。我没有考虑自己,我感觉我要做这个就很难。
编委体制要做某个研究领域分工,一个编辑专门做这个方面,初审过,他来组织匿审,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甚至综述他来组织写作。是可以真正编起来这个研究领域的东西,而不是等着人家来,我们要有引导性,我觉得我们编委层次要提高。不然只能编自己的东西。
比较成熟的领域要有。今天讨论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突出跟非盈利具体时间里相关的基础研究领域和新出的现象,不一定完全能归到《中国非营利评论》里,但是要抓住,要有机动性编委,或者有特殊一期可以请特约编委来编。承担一次任务。
中英文刊要分设编委制度,原来我们让它合在一起,帮助了它的快速成长,现在要分别约稿和征稿,扩大选稿数量。现在也是有条件的。英文刊,现在对重要的英文的领域的书评,是基础的开始说,重要的学者研究NGO里,可以约不同作者针对某一个东西来写稿。英文学界非常想知道中文学界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严重,要组织英文研究,要引注英文现有研究的,这样的专题来组稿。都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从作者上来讲,在国外学习的中国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年轻作者,可以去挖掘,因为现在刊印评价比较低,跟我们没有人际关系的作者很难吸引到,但是我们可以挖掘年轻人让他们写稿,提升编辑水平以后他们愿意给我们做。
扩大匿审专家来源,匿审专家不要完全为我们熟悉的人,搜索研究的领域里的人直接约,他很乐于承担这个,他愿意看到我擅长领域里又有什么新的论文,包括承担纵向课题的承担者。公开资料可以搜索到,匿审流程要非常规范,逐步建立队伍。
我就讲这些,谢谢!
王名:我在他们俩基础上谈一些个人的、下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和想法。首先我觉得要表达感谢。一个是基金会支持,增爱基金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坚定支持我们。最近又联系到一家,他们主动提出,希望继续支持英文刊。英文刊一直是一个缺口,尤其翻译这块,有些地方一直靠志愿者,编辑队伍靠志愿者,作者也没有稿费,下一步适当有一些资助,作者还是适当有一些稿费。特别是编辑、《中国非营利评论》责任编辑,工作量太大,包括匿审专家也是象征性的一些,但是太少了。适当有一些补贴,这样刊物办起来相对不会太紧张。这是开始进入良性状态的开始。基金会愿意一直支持我们。
然后我们的编委会,专家顾问委员会,两点,一个是我们上次提出过,这次已经第五年,我们要换届,我们就联系了各位,主要是中国大陆的、基本商量的想法是境外不动,适当增加,但是还是不动。但是国内就征求意见,您是不是愿意在继续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结果百分之百。我都没有想到,我原来想有人可能比较忙。很多人都非常忙,但是所有人都非常明确回复,继续支持而且继续担任专家顾问委员会。这个我们非常感谢。
还有一点新增加八位。也是根据我们的标准,征求他们的意见,都很支持。刚才志辉讲发挥顾问委员会作用,但其实已经给我们很多支持。这是想表达的一层意思。
还是想重温我们的宗旨和目标。一开始提出的宗旨三个方面,学问自由、学术独立、学者公域,这三方面是我们基本宗旨。中文十期、英文七期下来基本坚持了,这条路看来一路能够走回来走得通的,所以我们坚持宗旨。
第二目标是成为该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最后讲一下,每一期的主题,现在也研究主题的、搞一些专题性的,包括乌坎社会管理创新。接下来有跟年度会议如何结合。明天开始的年度会议是社会企业,这是第二次以社会企业为主题开的会议。个人体会今年比上次做社会企业上了一个台阶。大陆也在关注,很多人都在关注社会企业,我们上次做社会企业是在试探,因为我们关注阶段真正研究不是很深入,这次做社会企业有一个系列性东西出来,我们有五个案例,相应一组论文,自己的团队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了。
我想再过一轮,研究会议,我的想法是还得商量,再过一轮还追着社会企业做,我们的研究会更深,相关对社会企业感兴趣的作者在这方面研究会更深入,这样对评论是很重要的研究成果支持。去年主题是购买服务。我现在想法是明年主题也希望做购买服务。年度会议不是一年一个主题跳着走,而是两年围绕同一个主题。这样水平可以一次一个台阶。
现在如果瞄准明年购买服务,去年是试探式的,如果明年购买服务会出一组文章。如果再过两年再做购买服务,做的水平更高一些。不光是我们,国际学者也可以买,因为国际会议,包括明年大家也会看到,台湾、香港、日本、国际学者都会来,对话平面更大。现在也是提升《中国非营利评论》专题机制。是两年一个大主题,《中国非营利评论》如何和这个对接,把每次的年度会议主题,上次为什么说比较难得?因为上次基本上属于研究处在介绍型阶段,这次不一样,明年后天大家会看到已经超越介绍人。很深入的案例,有一组文章,我们自己的文章,包括其他的文章,学者的对话,应该有一个好的、稍微提升的台阶,这是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国际顾问,我们现在作用还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原来英文平台没有很好的激活,接下来英文平台激活起来之后,我理解这些作者,我们这个顾问请的这些人还是档次很高的。这些人本身就有研究团队。加强跟他们的联系,提前跟他们约稿,有可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些人,现在邀请的人水平还是相当高,我们跟他们联系,有些人到中国来非常明确说你的期刊我每期都看。对你们还是挺关注,跟他们如果有合作,做成类似专题性质,专门做一个东西,不同主题,我们可以跟他们讨论,关键是有机制,这方面作用发挥出来,尤其在英文刊物上,可以做得更好。包括他们给我们推荐一些稿件。
第三我想说下一步还在讨论,编委机制,我们下一步其实想中英文适当分开。中文目前是一个编委会,中文审的,中文只要程序过了,基本上英文就翻译了。希望下一步分开。中文走中文的,标准一样,但是两个不同的审稿机制、不同的把关机制。下一步其实也希望在两个不同系统当中进入一些新的平台。难度会增大,可能作用会更明显一些。
还有一个是剑银和志辉都讲到2013年主供目标是CSSCI、SSCI标准申请。怎么样去调整我们一些工作的机制。现在已经有条件去创造这些、满足这些条件的标准的工作,包括我们跟南京方面需要沟通。SSCI是Brill,这次特别想请他们参加我们的会议,但是比较难,他们编辑调整,希望专门找时间研究SSCI进入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我觉得有条件可以研究这个问题了。
最后是前面两位已经讲到了,十一月份中心成立,把编辑部放在明德中心下面。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编辑部给他做实了及,目前编辑部相当于兼职性,虚实结合,下一步希望编辑部能够从虚做实。
再一个跟出版社交涉,我们希望独立出刊。和希望发行也慢慢独立出来。跟他们讨论自办发行,中心本身有发行能力。现在包括赠阅的,现在走图书渠道,赠阅有限。我们现在只能拿增爱钱去买一部分送。下一步自办发行就一开始就是送,送你一本得买一年,这样是可以的。下一步可以讨论发行问题。我跟老谢说了发行的事得商量既然你把我当刊物,我们也把自己当刊物,发行得走刊物发行。说真的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让发行量上去,发行面打开。钱对我们来说也是生命线,但是是次要问题。他们现在有十几个刊物,十二三号在广州开以书代刊的工作会,他们有一些他们的想法,回头我们也商量一下,第一步就是发行,我们是不是能够走另外一个系统,从现在图书发行走到刊物发行。我们做一些工作。
这是出版总署定的,当然还有另外期刊号的问题。
沈原:人大搞了一个,他们买了一个刊物。
沈原:1990年办刊的北大的这些人接了括师傅,涉及到消费者的政治观念。就被灭了。刊号在,李翔说想办点实事,找到刘延东,刘延东批了、恢复,现在叫社会调查与社会学。还是北京市的刊物,到中宣部,拖了一年多,还是不行。完全变刊的话能不能做?也是一个问题。
王名:我们可以把发行这部分工作先做起来,以书代刊,但是发行渠道慢慢渗透进去,我是以书代刊,但是发行渠道慢慢做。图书馆发行系统一般也是这样,也放在刊物里。时机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变刊。新增刊号不可能了,可以买一个。
吴玉章:如果走刊物,第一走邮局。邮局有一些基本限制,比如三千册一年,在这之前你需要在社会上广为散发。还有一种是自办发行。自己各个地方有点。那个难度非常大。我在法学院研究所的时候,有一个法学译从,是法学界唯一翻译的,从邮局出来自办发行,损失惨重。因为大家都不知道。
王名:因为中心成立了,我们想试试看,一月份我们想找个时间,把今天会议上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综合一下,下一步如何在期刊具体操作层面推动一些事。SSCI申请肯定是,但是光申请还不行,期刊怎么立。
马长山:原来我服务的机构,实际上一直想搞刊物。后来突然有一个叫《企业名人》的杂志,黑龙江的,给企业家搞推广的。后来渐渐这些企业家发现不会产生预想的效应,这些企业家就不去做了,杂志就不行了。他就找到我们,说听说你们学校想办一个杂志,看能不能接过去。当时我们觉得挺高兴,他说不能光接杂志,连人也得接过去。十多个人。
因为这个事情要这么搞就很难。我说人不要多给钱?他说不行。这个事情就非常大,我们自己不敢作主,向学校党委汇报,那时候校长非常有战略眼光,很多校长老师不同意,他问法学院说这些人能用吗?我们说不能用。得用自己老师。但是我们校长非常有战略眼光,他原来做过期刊,是原来《求实》学刊总编,给我们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说人好办。不会一个不能用,总能选两个吧。我们最后就选了两个。是技术编务。因为我们这些老师搞法学编辑在行,但是技术上不在行。剩下的人怎么办?和那十几个谈,说这样我们现在没有岗位,你在原来多少工资我给你发多少工资,三险一金给你交,你不用上班。因为他们也有职称,什么职称对什么职称,拿平均数。这些当然同意。把人的问题解决了。
这里出现的麻烦在哪里呢?你说这个名发出是黑大法学院办这个,必须得改名,找新闻出版署,不批。后来就找到一个突破点,当时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管宣传的李长春。李长春给批的。他批了之后,我们去办。新闻出版署一个副署长接待校长,当时他觉得很高兴,他说你不要感谢我,如果没有首长的批示你想都不要想。
改名怎么改呢?第一个叫北方法学,就改了。改完之后和《中国非营利评论》一样,要把它做成会刊。首先进入扩展。工作一步一步的做。做扩展版难度非常大,去年终于进了。进了扩展版就好办了。因为有些学校扩展版也算数,就吸引了一些青年力量。有时候他作为一个青年人,科研精力少,但是思想非常敏锐,稿子质量不一定低,但是名气小,到这里又算数。将来再上去之后进C刊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整个过程当中既有机缘巧合,又有努力,还得有领导支持。如果让你消化十个人,五个人养到老,肯定有很多问题。当时我们大校长拍板定了。而且现在大家认为这是个好事。当时我们干了两个事,一个干了期刊,现在在法学界还可以。第二搞了一个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当时出版社搞也很难。
我听了半截,我觉得《中国非营利评论》既有的基础远超过我们的基础,我们那儿坚持下来都能做成,但是这个一定会做成。关键是如何去做。我们那时候连编辑都不够人。
沈原:我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能不能开一个NGO实践栏目。现在很多人可以自己提供案例,这样把你关照的面宽了,可以主要研究的,但是加一个。
王名:我回应一下,第九卷挺成功的,第九卷是实践者,是政府官员。反响非常好,我们出版社也跟我们说,走到各地。因为我们做了五个地方政府的主政官对谈,我们请学者评。这样一种形式很受欢迎。尤其是政府官员,栏目化,以对话方式。不是简单的说他写的东西,让他说出来,然后学者再来评论。第九卷还是有一定效果,走出了象牙塔概念。走了很多地方,我们想看看上海怎么想的。
沈原:最近办了一个公益新天地,很快开张了。拿了1800米的地方,他们在做。
王名:刘中华谈,北京的孙桂伦谈。比学者再转的效果要好得多。
沈原:做专题挺难的。每期委托一个老师做,既然专业的领域就知道,谁做得好谁做得坏,今年上半期出的面对社会转型的,他自己写一个民族怎么面对社会转型,他去约稿,这期是一个专题,下期是我做的,社会转型与新生代农民工。我们找了几个调查报告,这样的好处是他在专业内,知道找谁。如果把大家都变化成万能的,这个真的有点困难。再下一期我们就做社会网络与社区,他做自己去找那个领域的人。这样的话能省很多事,他们也有积极性。
曹大立:我想给大家介绍点情况,CNTV和我们关系很多,给我们做通栏的广告。我在想我们在全国很多省献过爱心,很多省民政部门领导我们都比较熟悉,通过他们可以找到省里的人。刚才沈老师讲的,如果我不知道王名老师这里,能不能两个人搞主持,我们采访当地领导,让他谈,这个影响会很大。我们请CNTV请他帮我们弄。就让他们谈。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政府来干事,是办不好事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事情,我送什么东西都让政府监管,但是我监管政府,不好我要扣下的。如何利用这个资源。明年要开一个世界和谐节的论坛。联合国定了一个世界和谐日,9月16号,明年在绍兴搞。要请宗教界的、佛教、道教、各个方面人都会请来。请一帮研究专家学者。我们人太少,这个会上,主题怎么用起来?我想这个实行,2014年我们现在跟米兰世博会联系,准备搞一块地,在中国馆里划一块地,世博会留用人员,宣扬中国的品牌。我再世博会的时候,世博会我们捐了两千辆轮椅,出租了三千多万次,我去厂里看的时候,展示的轮椅没有气了,我说打气,他们说需要十块钱,其他人送的轮椅还是1500辆,用了几天放到全部没气了。他们帮我们在和国际展览局在搞这个事。和企业创品牌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是大的活动,明年准备搞一个这个,后年搞米兰世博会的事。
米兰很喜欢。掏钱来我这儿摆摊,不欢迎吗?肯定欢迎。我就讲这些。
周延风:我们杂志有一个定位特别重要,也做了一些归纳。定位是我们营销里谈论特别多的,我们说定位不是我们组织企业做定位提到品牌的时候是消费者心智当中形成的反应,我们不是主观里做的定位,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如何传播出去,怎么样让人家记住你,怎么样让他心目中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这个才是定位里最关键的,前面看到定位,提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其中一个叫健康批判什么,很多东西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抠对定位还是比较模糊,你在让别人接受的时候又会形成一个误差,我们定位一定要再提炼、再简单化。
我们在走向CSSCI,有一个时间表,我们请的都是比较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做。包括今天上午的笔会都是获奖作者。有一个面能不能扩大一些,不是专家、精英平台,如何带动行业领域发展。
这个领域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包括陈老师、官老师都讲到对年轻学者的鼓励。刚才马老师提到年轻学者研究,成果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们在做这样会议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在全国相关的学者里,做一些征文,既有专家、学者们的高屋建瓴的论文的演示,与此同时还增加学者们的参与。这里我们也可以挑出优秀论文做奖励。然后把论文用在杂志里。
在行业里,形成一个学术地位的非常重要的路径。
在成为CSSCI、SSCI之前没有可能通过行业领导地位?比如杂志作为学校、各个大学里评职称认同的杂志难度比较大。但是有没有可能成为,比如我们这个杂志在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院里,作为他们专业期刊他们认可的学术杂志?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相对来说难度低一点。这样形成一个同行的认可。
这是我想讲的,谢谢!
徐家良:首先说杂志定位,我们的定位学术性没有问题,实际上有很重要的政策性,这个机制要亮出来,前面杂志上发表的政策性论文,后面怎么样把政府咨询弄起来,比如写一些咨询报告。一个东西两个用,一个是政策性论文,另外一个是乌坎事件里做报告。这样扩大杂志影响,给政府智库参与者定位
另外提到杂志之间合作,清华走在前面了。共同作战达到目标就快一些。我还是支持每年能不能朝这几家,公益研究、中国治理评论几家的杂志研讨会。看能不能增加费用,你出钱我们干活。这是非常好的平台,各个杂志之间互相协调,能不能每年开一个年会,看怎么统一行动。
后面提到CSSCI这块,也可以采取统一行动的方式来做,这样力量比较强。还有一块我在想有关的内容,能不能相互之间有一个能不能互相传递的。中国NGO口述史,怎么样放在书评里,后来我们一读是清华自己已经评了,这个就不太好弄了。我的想法是清华的成果在我们这里来评,我们的成果可以在其他的杂志里来评,这样有一个交叉。另外还是有一个避险,自己写自己评论太好,我们来评比较公正。
去年开政府购买服务,对上海影响非常大。上海明年一月要招聘国际研讨会,就是购买服务的。所以我觉得王老师刚才说的,有没有可能明年政府购买服务再放到上海交大,去年属于阶段 介绍状态,我想通过这一年的关注,以后政府购买活动实践方面,理论方面有非常大的变化了。交大还是与清华合作,把这一块结合起来。
官有垣:我非常快,把我的一些想法讲出来,我觉得稿源很重要,我觉得我们《中国非营利评论》里,我们投稿的稿源似乎不是那么充足,我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从长远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刚刚周老师提到一些概念、建议我非常赞同。另外我觉得既然我们每年都办国际研讨会,跟这个结合,那么我们也花很多钱,是不是也应该请国际、中港台的学者能够好好写论文呢?这些论文其实我们在会议结束的时候跟他讲,你应该优先投稿给《中国非营利评论》,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定想办法。
第二我的概念一直认为NGO发展,其实在中港台,尤其在大陆,是一个非常变迁迅速的现象、,现在既然有这么多年轻学者逐渐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好好地来利用吸收这一批年轻学者能够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化为《中国非营利评论》将来的稿源。
我非常欣赏耶鲁大学1979年、1980年到2000年,这二十年当中他有一个项目,NGO的基础研发,这二十年当中产生了大概三百多篇论文,如果详细解释这三百多篇论文,你会发现当今美国学界研究NGO非常有名的学者,都是当年从这里出来的。可以看到耶鲁大学长远眼光,每一篇论文我资助你一个一两万人民币,一定时间里给我一个论文。我们利用这个评论可以说今年有多少论文出来了,简介也出来了。这些论文鼓励他们改写,而不是直接把论文用到期刊当中。这样我们会有源源不断的稿源。所以我觉得这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另外我觉得刚刚王老师有提到,可能要考虑作者的稿费。我倒是觉得作者不必给他稿费,编辑非常辛苦,稍微给他们高一些的经费是有必要的。
仝志辉:我觉得刚才非常有启发,让我们把定位更加准确聚焦。学术批评一个是书评要深度,第二个要有争鸣,要有观点不一样的文章在刊物上,不一定同期发,但是形成对话体系,看重要争论,或者提起重要争论的文章。这样刊物可以争鸣。
第二是经验研究,从大家讲政策、先进案例,要做高质量的经验研究,把这个作为一个最主要的东西。因为理论先以这个为基础,这样突出我们的特点。
第三是青年这一块,如何概括呢?可以说研究新锐,研究新锐首先要在这儿登台,不一定年轻人,他在别的领域做得很成熟,但是进入非营利领域研究的时候,是新人。这些都是比较边缘的,大家都看到这个方向。相对大的方向来说,在非营利领域还是边缘。我们需要差异化,然后再集结。
这三个方向都是马上显出特点的。
陈金罗:刚才三位谈发展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因为我们每年开会都印这个,去年也印了题目,越来越清楚。怎么样来实现我们这样的目标,怎么样达到这个目的,还真为王名捏把汗。
我为什么说这个事呢?我举一个例子,残联这个事,邓朴方,部门、社会、影响都很大,但是大家有一种感觉邓朴方可以,非邓朴方怎么办?王名以后怎么办?我们开会总是冲着王名大名来,每年开会都很好,但是评论是另外一个问题,都冲着王名来的,但是王名不作怎么办?大家刚才谈了很多思想上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办法,一个杂志的基本要素现在很困难。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目标,现在稿件很多,大家都会投稿。但是现在问题是基本要素是很麻烦的事,大家都看红旗能打多久?非正规化,不是一个正式的东西,出书嘛,有条件可以出,没条件就不出了。不违反规则,不是一个期刊,期刊不出了怎么办?所以这个事也是很难的事。像王名这样的知识分子,潜规则的东西该走也是走。另外办好一个杂志靠业余人员,人家一听就觉得是笑话。没有一个高质量、目标比起来,一个杂志靠非营利持久维持下去。这是不可行的。已经办了几年了,是钱的问题、人得问题,还是信心问题?得找出一个原因来,为什么老是这么凑合?非正规的、非业余的、今天找这样一个、明天找那样一个人,都是业余的不可能专门办下去。要花很大心血才能把这个事办好。什么问题可以做说。
每年都议论这个事,目标越来越清楚,怎么样达到目标?有几个基本的东西,每年办一件,这个事情办成了,每年都办不成那很麻烦。
沈原:清华有两个很成功,可以去看看,清华法学评论,还是闫杰忠的。
马长山:刚才讨论的时候说《中国非营利评论》如何进入C刊,我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C刊有一个重要指标引证率和转载率,这是非常关键的,这种怎么做呢?我们杂志还不如咱们评论。名不见经传,怎么转呢?怎么引证呢?我们开会商量。这一年刊物拿来,所有的稿子全是约稿。按照老师的专业,比如我从事发理,当时学校主管校长跟我说,一年六期法理稿子全部约,全部得是名家。其他领域也是这么搞的。都是很好的关系,说支持我们一下,就支持一次。一年下来之后,就好了。这是一方面的做法。刚才官老师提到顾问就是很好的方式。
的另外一个是要让转载的几大刊,高校文摘等等,都是统计有分值的,让这些转载的地方了解我们,当时我们的口号是不求照顾但求公平。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把酒搬到路口会更香。怎么办呢?向这些地方、包括图书馆、杂志,我们给他送。我们亏很多钱,大校长非常支持,我们投入很多去送。发现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还是不行。怎么办呢?把他请来,让他了解咱们,让你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些时候我们做的这些东西,价值很大的。但是我们领域影响范围总是有限,不能搞什么学科都知道我们。像搞数学搞得非常好的我们也不知道他。让他知道我们研究对中国社会变革、中国社会发展方向起到的重大意义,他就很高兴。
我们杂志我想起一个细节,李长春去黑龙江的时候,让他去参观我们书店,现在搞成全国排第三,文化市场非常好。趁他高兴得时候再提这事。这样的看点清华一定非常多。让他把这个东西一看,他确实有。转载平台把他请来跟他交流,我们这么多人这么有敬业精神,办的这些事,让他们了解之后,后来转载率就上来了。
引证率因为约都是约名人,杂志我们在各个图书馆大量送,名人他带大量学生,引证率就容易上来。
更主要是展示,更多让他了解我们客观情况。有些时候我们做得很好,但是没有推销自己,行内人都知道,这种意义太重要了,让他们知道我们很重要,这个事情也许就好了。我就补充这个,谢谢。
徐家良:引证率要顾问委员会要帮忙。马老师刚才说的,送的话我们都在送,要请过来这是关键,要跟他交流。我们几家同时请就好了。
所有的规则全部要用上。
王名:非常感谢!我觉得提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尤其从下一步怎么样推动刊物升级,很多东西我们下面认真讨论一下,下一步明年首位的还是刚才马老师提的CSSCI期刊要赶紧开始,清华里其实有几个经验要请教一下,得多交流交流,不能等。确实我们存在这个问题。
感谢各位!下一步及时把我们在下一步的一些进展情况向各位老师汇报。
谢谢大家!
刘求实:下面今天最后一个环节,对评奖报告做一个投票。
王名:我们今年比去年规范了,是对报告的投标。对评奖报告是不是合理,本身是通过技术程序,这样更科学一些。除了今天到会的顾问之外,另外15位没有出席今天会议,但是他们发了邮件,明确看了评奖报告以后,进行了表态。
刘求实:十三位没有到场,但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确认。
刘求实:我宣布一下结果,这次投票是国内专家投票,一共32位,前面说的通过电子邮件投的有四位没有回复,作为弃权处理。这次通过到场投票和电子邮件投票的28位。全部投同意。超过32位的半数,有效。
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