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爱公益基金会内部控制制度
来源: | 作者:上海增爱基金会 | 发布时间: 2021-07-29 | 83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加强和规范增爱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本基金会”)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规范运作和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一、本基金会秘书处(办公室)应明确界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授权、检查和逐级问责制度,确保各部门、各岗位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能。一般情况下,每项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二、本基金会理事会建立和完善印章使用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专门管理制度,本基金会秘书处监督各部门在日常运营中严格执行。

三、本基金会理事会建立完善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本基金会秘书处监督各岗位、各部门在日常运营中严格分离运营。

四、本基金会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基金会相关制度要求,做好捐赠人管理、慈善财产管理、审批、使用、变更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保证慈善财产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如有)且符合本基金会章程规定的宗旨。

五、项目部门负责基金会的日常捐赠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外的宣传;秘书处负责人事工作、行政管理;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的收支、慈善财产的核算与管理等。

六、本基金会监事除了根据章程的要求监督理事会的行为和决议,还要监督基金会慈善财产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同时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年度慈善财产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七、对重大投资应按照《增爱公益基金会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控制投资风险、注重投资效益、规定权限和程序,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

八、资产记录与保管应分开管理,采购、管钱、管物、管账人员应相互制约,确保本基金会的资产安全完整,并且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九、本制度是关于内部控制的一般原则,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为本制度附件中所规定的制度。


附件:

内部控制类型制度类型具体制度

织架构控制0、《增爱公益基金会章程》


组织层面

内部控制

人力资源控制

7、《增爱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聘用管理制度》
11、《增爱公益基金会志愿者管理制度》
      《增爱公益基金会业务培训管理制度》









                                  业务层面

                                  内部控制

激励及约束机制《增爱公益基金会奖惩制度》
财务管理控制2、《增爱公益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

《增爱公益基金会财政票据管理办法》

《增爱公益基金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资产管理控制《增爱公益基金会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12、《增爱公益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5、《增爱公益基金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6、《增爱公益基金会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办法》
项目管理控制9、《增爱公益基金会基金会项目管理制度》
信息公开/报告控制4、《增爱公益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

3、《增爱公益基金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档案管理控制8、《增爱公益基金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印章管理控制10、《增爱公益基金会用印规定》



                                                        增爱公益基金会

                                                              2020年1月修订